除柯基犬之外,谁能给介绍一个其它短腿狗? 阅读: 2024-06-07 21:50:28 我是那个腊肠,不是那个腊肠 [全文约6100字,图片12张] “嗨,请问听说过腊肠吗?”“当然,广东的粤式腊肠嘛,有些硬又有点干还带着酒香的那个,煲仔饭里面常见,不光知道腊肠,我还知道重庆那边的腊肉,我跟你说啊,我就喜欢吃这些。。。” 停!拜托,除了吃吃吃,咱还能有点别的追求吗,我说的这个腊肠可不是你想的那个腊肠。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种活泼开朗、不是特别聪明但是能很快理解主人意图的小汪汪——腊肠犬。 腊肠犬名为Dachshund,这个词最早起源于德国,在德语中是猎獾狗的意思,这名字一看就是个组合词,是由Dachs(badger,“獾”)和Hund(hound,“猎犬”)构成。由于腊肠犬腿短而身长,像极欧洲人民常吃的香肠热狗,所以人们又给它起了个绰号叫做香肠狗。 关于腊肠犬的祖先起源,一些业界学者推断可能与古埃及有关,依据是在古埃及的法老金字塔陵墓中,一些墙壁上刻画着一种类似腊肠体态的身长腿短的猎犬,因为形象太过于相像,所以他们认为这些古埃及犬就是现代腊肠的祖先,包括也有学者在金字塔墓葬中发现了类似腊肠犬的干尸,也为这一推断提供了实物依据。如果果真如此,那么腊肠作为独立品种已经在世上存在达数千年之久。 现代腊肠的起源地认为是德国,名字在最初叫做“Dachs Kriecher”,来自一本18世纪早期的书籍,那时的腊肠犬与现在的在体态上存在一定差异,当时个头高一点、体重更大一点、腿更直一点,反观现在腊肠犬更多的是长身子小短腿,而且腿部呈现弯曲状。这种体态风格可能是由德国短毛猎犬、杜宾犬和Bracke(猎犬的一种)杂交而成;还有的认为是由圣休伯特猎犬繁育而来;还有观点趋向于由布鲁诺汝拉猎犬与另一种小猎犬杂交而成。 腊肠犬目前的分类就像它的起源一样,不同国家协会组织间存在差异。有的根据体型大小将腊肠犬分为三类,分别是standard(标准型)、miniature(迷你型)和rabbit(兔子型),前两种可以说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但是兔子型存在着争议,像影响力较大的KC和AKC均不承认这种体型,而FCI则与之相反,认为兔子型应该作为一单独分类。另外还有一种在家庭饲养中非常流行但在各个组织间均未正式承认的分类叫做tweenies,一种介于标准型和迷你型的尺寸。 还有的依照体毛特征不同分为毛发平顺光滑的短毛型、毛发呈波浪状流畅顺滑的长毛型和毛发分为两层,底毛短而柔软细腻,外层皮毛粗糙坚硬的硬毛型。 关于毛发有一点要知道,不要单纯地认为这三种的区别仅仅是毛发长短的不同,它们的性格在变异选育过程中也发生了些许变化,短毛腊肠在三种之中显得最为活泼,长毛的更显稳重,硬毛则有些敏感谨慎。 正因为有着各种各样的起源猜测,所以第一只现代腊肠犬究竟如何而来目前来说并不明晰,但有一点可以确认,长毛腊肠犬与硬毛腊肠犬都是通过短毛腊肠犬选育而来。这两种分支的具体产生原因不明,但是大概有两种推测,下面就拿长毛腊肠举例子。 一种观点认为,皮毛由短变长是因为饲养家在选育腊肠的过程中,又将其它不同长毛系犬只与腊肠进行杂交,逐渐培育出体毛长而光滑的新型腊肠。另一种观点认为,人们在偶然间发现几只新出生不久的腊肠幼犬身上的毛比它的兄弟姐妹长一些,待逐渐长大后它们的体毛比其它同类的更长,这种类似于基因变异的特殊情况吸引了饲养家的注意,后通过有针对性地配种选育,经过多代繁殖,优中取优,最终实现长毛发的基因稳定,培育出一种能只产出长毛发幼犬的腊肠,这就是长毛腊肠犬。 这个选育的过程与人们在采集时代从野外无意中发现基因变异的狗尾巴草,并最终通过不懈选育培养成为现在熟知的小米一样,这个过程还有类似的现在生活中常见的哈密瓜、羊角蜜、玉菇瓜、绿宝瓜等各式甜瓜选育。长毛腊肠犬的诞生如此,硬毛腊肠亦与此大同小异。 由于国际社会公认德国为现代腊肠的发源地,正如美国政党的“驴象之争”是一种政治符号。由此很多政治漫画家会以腊肠的形象来嘲讽德国,这种紧密关系也导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腊肠犬在国外的受欢迎程度直线下降。时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陆军统帅,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的隆美尔尤其喜欢腊肠犬,所以在德国有大批民众饲养这种犬,而对其它国家来说,“爱屋及乌、厌屋及乌”,用“爱之愈深、恨之愈切”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不过随着战争的结束,人们又把注意力重新回到犬只本身身上,不再赋予更多的政治意义,毕竟动物是无辜的,不应该搅入人类政治中。所以在1972年第20届慕尼黑奥运会上,腊肠以一种全新的公众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这届奥运会出现了夏季奥运历史上首个官方奥运吉祥物,是一只名叫Waldi的腊肠犬。这只长身短腿的吉祥物颜色丰富,包括深蓝、浅蓝、浅绿、橘黄、浅黄等。多种颜色相互搭配既代表着德意志严谨的民族个性,又象征着运动员的顽强拼搏体育精神,暖色的加入又洋溢出热闹和谐的奥运精神,将举办地设在纳粹的发源地,也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于第二次世纪大战牺牲英灵的缅怀和对于未来和平的向往。 自本届以后,各届奥运东道国几乎都会设计出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吉祥物,尤其以各种可爱的动物元素居多,成为直观区分不同奥运会的重要标志。尽管早在1968年的第十届法国格勒诺布尔冬季奥运会上就出现了名为Schuss的半人半物卡通形象的吉祥物,但还是习惯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五彩腊肠Waldi称为百年奥运历史上首个真正意义的吉祥物。 腊肠的形象可不止一个吉祥物这么简单,可爱小短腿的形象更受到艺术家们的青睐。要说起绘画巨匠,几乎每位都有自己的主攻方向和主要创作对象,比如我国著名的大家郑板桥以画竹闻名、齐白石擅长画虾、徐悲鸿精于画马,而西班牙著名绘画大师毕加索笔下到底画过多少种东西恐怕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准确回答的问题,因为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创作对象都会出现在他的画作中,尽管这些作品常令人感到出乎意料,却也妙趣横生。 譬如收藏于德国大学的一枚盘子,这件盘子正中就画着一只腊肠犬。要说起这个盘子,既是大师毕加索“妙手偶得之”的另类精品之作,又内含着毕加索与友人的一段真切友谊故事。 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从事摄影工作的大卫·道格拉斯·邓肯为了给自己单调的生活增添几分欢乐气氛而养了一只腊肠犬,也正如大卫希望的那样,这给他的生活带来无数乐趣。 一天,大卫牵着狗狗去看望自己的好朋友毕加索,大卫后来回忆道“当狗狗初次踏入毕加索家中,瞬间就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家一样”。一上午的时间在愉快交谈中过得很快,不仅二位好友交谈甚欢,小狗在此玩的也开心,毕加索同样对它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Lump(兰普)。午餐时刻二人继续边吃边聊,餐后毕加索看了一眼讨人喜欢的兰普,又看着眼前的餐具,灵光一闪询问大卫,兰普是否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盘子。那个年代不比现在,没有可快速把家人照片或想要的图案照片打印在抱枕、水杯等器物上的激光技术,大卫回答没有。于是毕加索索性起身擦干净眼前的餐盘,并随手在上面画了这幅以兰普为原型的作品,然后签上了自己和兰普的名字并附上了日期,将这个特殊的盘子作为礼物赠予了大卫。 大卫看到好朋友如此喜欢兰普,就把它留在了毕加索身边,从此兰普成为毕加索生活中重要的一员,并在以后的日子里,前前后后有15幅作品中出现了兰普的身影。或许就是命中注定的那样,在1973年4月爱犬兰普死后的第七天,毕加索也与世长存。许多年以后,大卫出版了一本百页摄影集《毕加索与兰普:腊肠犬的奥德赛》,并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将这件珍贵礼物无偿捐赠给现在的收藏中心,他希望更多的世人和后人看到这件稀罕藏品,了解更多老友与兰普之间的故事,以示对好朋友和爱犬的永远怀念。 说完已逝世多年的毕加索,再来说说另一位还活跃于国际画坛的巨匠——大卫·霍克尼。英国画家霍克尼无疑是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他饲养过两只腊肠犬,一只名叫Stanley,一只叫Boodgie,两只小狗天天陪在画家身边撒欢打闹,也成为画家笔下的主角。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霍克尼就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两只爱犬的生活起居、一举一动,不论是坐着、躺着、趴着,还是吃饭、喝水、玩闹,不论是以版画、油画形式也好,还是随手的速写也罢,只要是一瞬间的灵动表现都会被艺术的创作出来,通过早已练就的敏锐生活观察和随性但充满生活气息的笔触画出了一幅幅洋溢着平淡与幸福的温情作品。 几年过去,在90年代末霍克尼将这些画作整理成册,出版了一本名为《David Hockney’s Dog Days》,这本画册一经出版可谓大火,这些不拘于形式的作品反而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每一幅都满含霍克尼对于两只爱犬发自内心的喜欢。真挚的感情不需要复杂的表现,这本画册不仅受到各位霍克尼作品欣赏者的喜爱,因为作品全是可爱的小狗形象,又更大程度地触动了爱犬人士对于狗狗的怜爱之情。就像霍克尼自己说的那样“这些画没有明确的主题,但我不会对此表示歉意。这两个小家伙是我的朋友。它们聪明、有爱心、滑稽、有时候还会无聊。它们会看我画画,我注意到它们共同组成的温暖造型,它们的悲伤与欢乐。同时,作为生活在好莱坞的狗狗,它们似乎天生知道一幅图画该如何创造出来的”。 腊肠犬体长但不纤细反而充满力量感,腿虽短但是结实有力,前爪相对宽大适合挖洞,在挖洞、钻洞驱逐猎物的过程中,由于其皮肤松弛的独特性,可以有效防止因洞中作业而造成的皮肤撕裂。 另外鼻子长、胸腔较深、肺活量大,可以为持续的捕猎工作尤其是其钻入洞中驱逐猎物时保证正常呼吸消耗。有一点现象很有意思,通常为了捕猎方便,主人都会对猎犬进行剪耳,防止在狩猎过程与猎物打斗时造成耳部受伤,但有见过剪耳的腊肠吗? 至少我还没有见过。因为这种下垂的长耳可以帮助腊肠在灌木丛中尤其在挖洞追捕过程中阻止泥土、草籽和其它细小杂物进入耳道,防止耳朵内部出现感染。另外,就像剪耳一样,许多猎犬会被断尾,道理同耳朵一样,都是为了防止打斗受伤,那么腊肠又是为何不断尾呢? 这种卷曲的尾巴看似多余,实则不止一个用处。首先在茂密的灌木丛中,卷曲的尾巴更容易让主人看到自己,可以帮助主人在第一时间发现自己的同时也找到猎物。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作用,这相当于人类挖井作业时在身上套的绳索,当腊肠犬在挖洞过程中遇上麻烦,比如意外被困在洞口附近无法后退或前进时,主人可以拽住尾巴把它拉出来,防范爱犬窒息。 当然也不光是猎獾,像常见的兔子、狐狸等中小型动物都可以成为它们的猎物,成群结队的腊肠甚至可以围捕受伤的鹿等大型动物。这并不是噱头,上文提到因为最初的腊肠犬尺寸要比现在大得多,现在腊肠犬可能只有十几斤,而在当时它的体重足以达到三十几斤,成群出现以量取胜的战斗力可不比大型猎犬的单打独斗差多少。 虽说腊肠是个十足的小短腿,但它和那些大“大长腿”猎犬相比非常容易得关节病,尤其是易有膝关节脱臼情况,这种症状的起因更多是受遗传因素影响而非后天喂养环境所致,通过基因检测可以进行针对性选育,减少新生犬病性基因携带。除了膝盖损伤之外,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疾病发生在脊柱,就像人类会得腰椎间盘突出一样,大约将近三成的腊肠犬会出现椎间盘疾病俗称IVDD,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椎间盘突出。 腊肠的肢体语言给人印象是它们平时不注意也不在乎自己的身材变化,因本身身材修长,若其身体过于修长而胸腔较短,当喂养不当造成狗狗体型偏胖或不注意运动强度而剧烈奔跑、跳跃时,就可能给椎骨神经带来巨大压迫,无意中增加受伤风险。目前国内研究更多是在人体医疗方面,对于犬类的椎间盘疾病研究尚不深入,主要治疗手段主要只有以下三类分别是保守治疗、中医疗法和手术治疗,且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有较高的复发可能。 另外,体毛颜色较浅的腊肠,如蓝色、奶油色,容易受基因影响出现脱毛现象,若饲养者不当回事而治疗不及时,当狗狗脱毛达到一定程度会造成皮肤裸露,在阳光强度较高的天气下,直晒下的皮肤易诱发晒伤症状,更严重的后果是形成对阳光极度敏感的皮肤病。所以铲屎官们日常多留心照料比起事后挽救显得更行之有效。 目前世界上年龄最大的纯种腊肠不得而知,但可以查到的是一只腊肠与梗犬的“混血儿”在还有1个月就度过第21个“狗生”时,因年事已高并罹患恶性肿瘤,为减少其痛苦,主人不得不对狗狗实施了安乐死。按照人类的年龄计算相当于146岁,可谓是真正的犬中寿星。 腊肠个性活泼好动,喜欢围在主人身旁,非常讨人喜爱;好奇心强,对于陌生而新鲜的事物总是积极探索;虽然经历旺盛喜欢蹦蹦跳跳仿佛不知疲倦但是动中有静,心思细腻,能够感受到主人情绪的变化。别看长的小,它们勇敢无畏甚至有点鲁莽,自信与谨慎并存,判断力和行动力很强,同时还有一些倔强,对于新手主人来说训练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付出足够多的耐心,在反复训练和长时间一起生活的日积月累接触后,腊肠可以迅速理解主人指令并作出相应反应,成为接近完美的宠物犬。 腊肠对主人忠诚同时对陌生人很冷淡或者说心存戒备,一旦陌生人靠近它们会低吼或大声吠叫,可能需要多次训练后主人才能喝止住它们。据统计,有将近五分之一的腊肠犬咬过陌生人,而且与其它小型猎犬一样,看着个头不大,但是“天王老大,我老二”,会毫无惧色地挑衅较大的狗,所以攻击其它狗的几率也很高,在主人溺爱环境下成长的腊肠尤为突出,可能变得情绪暴躁或性格执拗。所以主人应对尚处幼犬期的腊肠就进行适当社会化训练,预防腊肠变得争狠斗勇。 或许它们不是小朋友最好的玩伴,如果小孩子冲它大吼大叫、在它面前来来回回奔跑戏弄于它,尤其是陌生的孩子,腊肠可能会发起攻击性行为。而且需要留心的是,虽然腊肠会对家中的小朋友表现出宽容与友善,但家长朋友还是要注意这个品种脆弱的脊柱,不要让小孩子忽然地拍打它后背,防止造成伤害, 说到这里,其实也不仅仅是腊肠,如果在生活中有心多留意就会发现,小型犬比中、大型犬更容易有吠叫、呲牙等攻击前兆行为,产生这些动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受到了基因的控制,本身倾向于攻击性行为,只是小狗的攻击行为可能不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媒体并没有像报道藏獒伤人一样给予充分报道,人们也常常被这种太平表象所误导,认为小狗不伤人,其实不然。 腊肠容易缺乏安全感,它们渴望主人的关心与陪伴,如果长时间不搭理它们,它们会心情低落而哀嚎。假如家中只饲养了一只腊肠,那么当它独处时容易产生分离焦虑,可能会撕咬地毯、桌椅等物品。因为它是天生的打洞高手,如果家中有院子,有时它可能会在院子中钻洞来缓解心中压力。 最后想说的是,狗狗不仅在狩猎、看家护院、放牧牛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辅助作用,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作为家庭陪伴的宠物化功能逐渐取代实用性功能,有句话说的是: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不论给予它们多少温暖,它们都会加倍返还给我们生活的温情,所以善待这些不会说话的朋友,或许能让生活更美好。 【本人原创文章。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私信告知删除。由衷感谢“一个男人在流浪”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感谢一位善良辣妈的实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