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足猫 羚羊的速度不如猎豹快,那么它们如何逃避猎杀呢? 阅读: 2024-07-24 14:03:15 黑足猫 在陆地上,猎豹是名副其实的“速度之王”,在狩猎时,它们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20公里每小时,所以单纯从速度上看,它们盯上的猎物几乎不可能逃脱。但事实上,尽管速度如此之快,猎豹在狩猎方面却只是第二成功的食肉动物,失败率接近一半。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猎豹在捕猎成功率方面位居食肉动物第二位 猎豹是猫亚科猎豹属中现存的唯一物种。最初,由于其外观和体形,猎豹被归入一个单独的亚科——猎豹亚科。通过基因研究,科学家发现它与美洲狮关系密切,因此被归入猫亚科。然而,由于其进化在猫亚科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猫亚科下创建了一个新属——猎豹属。 猫科动物进化树 当然,早期猎豹的分类之所以出现较大的偏差,主要是因为猎豹的外形与豹亚科下的豹子、美洲虎有几分相似,但又不会像大部分豹亚科动物那样发出吼叫声,所以单独有一个亚科。 不过,猎豹与豹子外表的相似,其实是趋同进化的结果,其实它们的斑点也有很大区别,最明显的就是猎豹身上的黑色斑点是实心的,而豹子的斑点则是梅花状的条纹。另外,会不会吼叫,也不能作为判断它们是否是豹亚科动物的依据,比如云豹和雪豹虽然不会吼叫,但它们依然是豹亚科动物。 猎豹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家族,和它特殊的进化有很大关系黑足猫 羚羊的速度不如猎豹快,那么它们如何逃避猎杀呢?,作为猫科动物,它抛弃了强大的咬合力、锋利的爪子、强健的肌肉,化身为奔跑的“机器”,成为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但尽管猎豹的速度比所有猎物都快,它的狩猎成功率却只有平均58%,是食肉目中成功率第二高的动物。第一位的,是一种看似不起眼的“猫科动物”——黑足猫。 在现存的食肉动物中,斑鬣狗常常被认为是狩猎成功率最高的,网上甚至有文章称它们的狩猎成功率高达85%。但事实上,根据动物学家对南非多个保护区斑鬣狗的研究,斑鬣狗个体的狩猎成功率仅为26%黑足猫 羚羊的速度不如猎豹快,那么它们如何逃避猎杀呢?,鬣狗群体的狩猎成功率仅为46%,远高于狼群的狩猎成功率(14%)。 一些处于食物链顶端的大型野兽黑足猫,比如狮子、老虎、北极熊等,狩猎成功率都低得可怜(狮子20-25%,老虎10-30%,北极熊15-20%),而上文提到的黑足猫,狩猎成功率却高达惊人的60%。这是为什么呢? 黑足猫是一种小型猫科动物,平均体重只有1.6公斤左右,比家猫还要小,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大草原和半沙漠地区。它的狩猎成功率其实和它的习性和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首先,黑足猫的主要猎物是啮齿类动物和鸟类,占比高达99%,而且猫科动物捕鼠的成功率非常高,这增加了它的总狩猎成功率。 其次,黑足猫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在沙漠和草原,鸟类基本都是白天活动,晚上则会栖息在灌木丛等低矮植物上(很少有高大的植物)。夜晚,黑足猫凭借其夜视能力和灵敏的嗅觉,可以轻易找到鸟类的栖息地,并轻松捕捉,成功率几乎是100%。 因此黑足猫的捕猎成功率和猎物的体型较小、密度较大、习性等有很大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看,猎豹58%的狩猎成功率确实得益于它的速度黑足猫,毕竟羚羊靠的是速度,但是不如猎豹,不过从它的成功率上我们可以看出猎豹的攻击失败率为42%,可见羚羊虽然速度不如猎豹,但是躲避猎豹也一定有自己的办法,下面就来详细说说吧。 羚羊和猎豹 为了达到极限的速度,猎豹的爪子无法自由伸缩,始终暴露在外面以获得更好的抓握力,因此爪子变钝。同时,猎豹的骨骼较轻,承载力降低,肌肉被放在与腿部相关的地方,这大大降低了它们的咬合力(与狼类似)。因此,在体长相同的情况下,豹子的体重要比猎豹重近两倍,这让豹子可以独自捕杀斑马、角马等大型食草动物。 猎豹只能捕食体型较小的猎物,羚羊是它们的主要猎物。当然,羚羊的种类很多,体型大小不一。例如,非洲羚羊的体型接近非洲水牛,平均体重在600公斤左右,这显然不是猎豹可以承受的。 在猎豹捕猎的羚羊中,占比最大的是黑羚。黑羚是非洲大草原上最常见的羚羊之一,又名高角羚,是一种中型羚羊,成年雄性体重约65公斤,雌性平均体重约50公斤。它们最大的特征是从臀部到后腿有一条明显的黑色条纹。 上图是雄性黑斑羚。雌性黑斑羚没有角。 高角羚是速度最快的食草动物之一,最高时速可达90公里,逃跑时平均时速在75至90公里之间,因此狮子捕猎高角羚多采用追击、阻拦的方式,豹子则主要依靠伏击。 但猎豹就不一样了,它的速度够快,除了利用草木接近,距离猎豹只有十几米远时,猎豹就会开始追赶。按理说,羚羊是跑不过猎豹的,那为什么猎豹捕杀羚羊的失败率还是高达42%呢?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觅食环境。野山羊是一种比较聪明的羚羊,虽然它们也分布在大草原上,但是它们对觅食地点的选择很有讲究。除了中午最热的时候会躲在一些树下休息外,其他时间它们都会在杂草较高的地方觅食。这些杂草是一种天然的防护,可以让远处的掠食者很难发现它们。 此外,这种环境对追捕和狩猎的食肉动物来说并不友好,因为它们很容易因被植被遮挡而看不见目标。 第二:黑斑羚的逃跑方式。如果是直线加速比赛,陆地上没有任何动物能跑过猎豹。作为猎豹的主要猎物,黑斑羚当然深谙这个道理,既然跑不过猎豹,那就得在跑步方式上下功夫了。 在奔跑时,黑斑羚会利用自己的跳跃能力(3米高,10米的水平运动范围)越过枯树、其他大型动物、观光车等障碍物,这些障碍物猎豹无法跳过,黑斑羚得以逃脱。 其次,黑斑羚奔跑时,总是前腿先着地,后腿用力向后蹬。这一招非常有用,因为捕食者就在它身后,一旦捕食者以极快的追击速度踢到猎豹,猎豹就会受伤。即使没有受伤,猎豹的速度也会减慢。 最重要的是,黑斑羚并不是沿直线奔跑,而是不断改变方向,这让猎豹很难快速捕获它。 第三:猎豹的弱点。猎豹虽然是陆地上速度最快的动物,但极快的速度会让它们体内产生大量热量,消耗大量能量,也就是说猎豹只有爆发力,没有耐力。根据动物学家的研究,猎豹通常追逐猎物的时间不会超过1分钟,此时它们必须停下来,稳定心率,并尽快将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 这时候猎豹就会进入虚弱期,连一只非洲野狗都打不过,大概需要十分钟左右才能恢复。所以黑斑羚就发现了猎豹的这个特点,用不同的方法对付它。只要能撑过这一分钟,黑斑羚就算赢了。 “悲剧”的猎豹 虽然猎豹的狩猎成功率比狮子、老虎要高,但为了速度牺牲太多,尤其是高速奔跑后的虚弱期,狮子、豹子、斑鬣狗等会趁机袭击猎豹,这种情况下,猎豹只能放弃猎物逃走。据统计,猎豹在虚弱期,大约有50-60%的猎物被其他食肉动物抢走,因此猎豹又被称为“工作豹”。 其次,猎豹幼崽还受到其他食肉动物的威胁,据统计,大约90%的猎豹幼崽都是因受到其他捕食者的袭击而死亡的,正是因为这两个主要原因,导致猎豹如今已经成为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