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自由的美人鱼图腾,自古以来就存在。 阅读: 2024-05-23 08:01:26 人鱼 西汉 丝绸 复苏 图腾 南唐人首鱼身俑 关于美人鱼的传说自古以来就有,在西方,人们认为美人鱼是海神的化身,早期海神波塞冬常常被描述成半人半鱼的“美人鱼”,海神忒提斯有时也会以美人鱼的形象出现,身着华丽的衣裳,鱼尾上镶嵌着宝石、牡蛎等。东方关于美人鱼的传说更是充满魔幻色彩。 死而复生的“鱼女” 最早记载人与鱼的故事,是在中国《山海经·海南经》中:“鯊、鯊、鱗、北衢之国,皆在禹河以南……人鱼之身,画以鳞,为人鱼。”记载中的人鱼,人头鱼身,四足。这一形象后来传入日本,成为人鱼最原始的形象。 《山海经》中也有人面鱼身的奇鱼,如美人鱼、赤鲤、狄人、胡人等。这里的美人鱼应该是指娃娃鱼,一种大型两栖动物,俗称娃娃鱼。《山海经·北山经》记载了美人鱼的特点:“水从那里流出,向东流成河。其中多有美人鱼,有四足,其声如婴儿,食之不疯。” 《山海经·西经大荒》中也提到一种具有死后复活神奇力量的“鱼女”:“有鱼半干,名鱼女。颛顼死,复生。”鱼女的状态似乎介于半干半活之间,“死而复生”。这可以看作是神话中大鲵冬眠习性的体现。“死”是冬眠,“复生”是苏醒。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就有关于“人鱼”的记载:“始皇初登基,掘修骊山,一统天下。……以水银为江河大海,以机器为交通,天文在上,地理在下,以人鱼脂为烛,久燃不灭。” 有些看起来像蝾螈、鳗鱼、鲶鱼等水生生物,长相像人类,浑身长满鳞片,给人一种人兽混合的感觉。 《太平广记》也记载:“东海有美人鱼,大者长五六尺,形似人,眉眼口鼻手爪头,皆如美人,哭声如童声,古书有称其为‘叫人’,有说其为人鱼。” 安徒生笔下美丽迷人的小公主,在中国被称为美人鱼,她们的用途相当血腥,除了说她们的眼泪可以变成珍珠外,作家们还写到如何用她们的眼泪制作坟墓里的长明灯。 “蕉宵”的原型是丝绸 “辂绡”在中国古代真的存在吗?著名服饰文化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张志春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坦言:“辂绡的原型,指的是中国传统的丝绸。古代许多诗词中,都有不少关于‘辂绡’的描写,其实都是在歌颂丝绸服饰之美。中国古代丝绸服饰,柔美飘逸,华美绝伦,不仅以曼妙的姿态表现服饰的动态之美,也巧妙地暗示和展现了人体之美。” 张志春还举了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素纱禅衣的例子,“当时出土的两件素纱禅衣,每件重量不到今天的一两(50克)。后来人们用最好的丝绸、最好的工艺,做出同样大小的素纱禅衣,最终的重量也只有51克。这足见古人纺织技术水平之高。”张志春还介绍,丝绸面料在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也相当著名,王室贵族以拥有丝绸服饰为荣。 “恺撒(西汉时期)曾身穿中国丝绸长袍看戏,引起全场惊叹。据一些学者考证,恺撒当时所穿的丝绸长袍,是用西汉都城长安的材料做成的。”张志春说,“公元一世纪中叶,罗马史学家卢卡努斯就记载,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所拥有的丝绸衣服,曾引起很多人的羡慕。在一幅拿破仑的油画中,拿破仑脚上穿的御用鞋,就是用海蓝色的丝绸做成的。” 美人鱼图腾,象征“自由” 美人鱼在图像中的出现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的人面鱼身纹陶罐、陶文中的人鱼符号等都表明在距今8000-6000年前的时期,先民已有美人鱼图腾。《淮南子·落形篇》记载:“后稷岭西建木,人死而复生,半身为鱼在中间。”在先民眼中,死后复活是一种令人羡慕的超自然力量,仿佛跳出了生死的界限,在生死之间轻盈地游动。因此,后世在墓葬中常常采用类似美人鱼的纹饰,以表达墓主人对永生的愿望。南唐两座墓葬中都出土了不少人面鱼身陶俑。 辽宁巴林左旗出土的辽代白釉人头摩羯水罐,以少女头像为人头,双手托着短龙头,鱼身带翼,可见这是人、龙、鱼、鸟四种不同生物的组合,具有盛水的实用功能。 “从古代的陶器到现代,很多工艺品都离不开鱼,很多器物都有鱼的形象。古人认为美人鱼是一种美好的形象,是一种吉祥。鱼和人的结合形成了一种图腾,这种拟人化的造型也表达了人与鱼的共生关系。”成都雕塑家朱成说,“比如《美人鱼》这部电影,虽然是一部拿来观赏的电影,但除了视觉效果,我们也可以说在寻找一种原始的、记忆的基因,一种文化的记忆。一种不牵强的记忆,感觉很自然很美好。” 张志春还说:“美人鱼是自由的生命,既是人又是鱼,这种能力超越了普通生命的能力,不受陆地、水域、空中的限制,是上古图腾的遗留,是神化的形象,表达了先民对无限自由的向往,也是对自身身体无限美好的追求。”华西都市报记者 荀超